“茵茵,你这字写得真好看,”朱知青原本是来看茵茵兄妹俩作业写得怎么样的,结果站到茵茵背后,就有些走不动路了。
秦知青听见这话,也凑过来看:“真是,茵茵这字都有笔锋和风骨了,你怎么练的啊?”
朱、秦两位女知青都不是什么难相处的性格,狄淑兰也是爽快人,两方都在狄家老房子住着,又都有意搞好关系,没用上多久,就亲近起来。
她们俩自觉平时在生活上受狄淑兰母子照顾颇多,就打算在课业上多教教狄和平跟茵茵作为报答。
刚好茵茵兄妹俩对学习的态度都很认真,正是做老师的最喜欢的那种学生,她们俩教起来格外有成就感,就更喜欢教他们了。
茵茵字写得好,还真不单纯是这辈子练的,她正犹豫着用什么借口搪塞过去,就听见外头有人叩门。
“朱同志、秦同志在吗?”
听到这个声音,朱知青就撇了撇嘴。
秦知青轻轻拍了拍她的手:“我去瞧瞧。”
茵茵跟狄和平继续低头写作业。
因为老房子隔音不太好,外头说话的人也没多少克制音量的意思,茵茵就是没特意偷听,也抵不住声音往耳朵里传。
“赵同志、钱同志,你们怎么过来了,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儿吗?”
茵茵笔尖一顿,显然,来的人是那两个男知青。
“怎么就秦同志你一个,朱同志不在吗?”
秦知青说:“朱同志有事忙着,你们要找她,不如先在院儿里坐坐?”
“没事儿,朱同志忙,我们先给你说也是一样的。”
这个声音茵茵耳熟,是之前拦路问他们清河村远不远的那个,要把人给对上号,应当是赵知青,那另外一个就该是钱知青了。
赵知青继续说:“秦同志是这样的,我和钱同志想着,我们都是一块儿来跃进村下乡的,但是我们住知青院,你们住在老乡家里,过了这么久,我们都算不上熟悉,实在不利于团结。”
“所以我们就来商量商量,你和朱同志是不是搬回知青院,大家住一块儿,一起吃住,也好互相帮助。”
茵茵跟狄和平对视一眼,都看懂了对方眼里的想法。
这俩人脸好大啊,也是真能给人戴高帽子。
他们俩打量着谁不知道他们的算计呢。
两位女知青有狄淑兰领着,现在基本初步被村里的人接受,三大姑八大姨说什么话的时候,但凡不是太私密或者不好叫未婚姑娘家听的,也不在意她们俩在不在边上。
两位男知青就不大一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