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时分,等待的客人过来了。
一架白色飞机出现在空中,盘旋两圈后降落南昌机场跑道。
方文带队过去迎接,同时对那架飞机很感兴趣。
这应该是一架苏联制造的轰炸机,估计是和那批伊尔16一同运来华夏的。
飞机在跑道上停稳,机场工作人员推着登机梯过来,前后两个座舱打开,分别从上面下来两人。
一位是高队长,一位带着典型的斯拉夫人高颧骨特征。
方文与高队长握手,并听高队长介绍。
“这位是伊万·彼得罗维奇·伊万诺夫,他们的名字都这么长,我们一般都叫他伊万。”
方文微笑点头,以他对外国姓名的了解,这名字很有俄国特色。
“伊万”是名字,“彼得罗维奇”是父称,表示“彼得之子”,“伊万诺夫”则是姓氏。
随即对这位伊万伸出手。
那人与方文握手,用英文说道:“我早就听说过你,36年在西班牙,我也在那里驾驶飞机作战。”
方文故作惊讶:“是吗。我是国际纵队航空队,你应该在共和军航空军。”
伊万点头:“当时我在巴伦西亚附近的空军基地,有几次作战飞行时,还见过你的亚洲航空队护航。特别是那次,你们以少胜多,击败了秃鹰兵团的战斗机,非常精彩。”
这当然只是交际用语。
方文记得,当时作战时附近没有友方战斗机出现,估计是伊万事后听说的。
他笑着道:“我因为国内的事情,没有参加后面的战斗,特别是巴伦西亚保卫战,听说后面打得很惨烈。”
“是啊,损失很大。我后来也奉命回国。国内的飞机制造专家还专门询问了我们这批回国飞行员,了解伊尔16在西班牙战场的情况。”伊万说到这里,顿了下:“你对伊尔16的改造,也让那些飞机专家们很感兴趣,他们后来就将20毫米机炮安装在飞机上。有了机炮,飞机的空战威力就大很多了。”
方文点头,伊尔16增加机炮的事,就算没有他的改造,也会在不久后出现。
战争是科技最快的催化剂,只要对战争有用,肯定会快速实现的。
谈到这里,本该是带着两名客人出去吃饭,在酒桌上继续聊。
可方文对面前的这架苏联轰炸机很感兴趣,心里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下苏联轰炸机的结构。
他看向飞机,“这是你们苏联造的轰炸机?看起来很不错。”
被方文赞誉,伊万很高兴,他直接介绍了下。
“这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