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一晃而过,转眼就到了11月下旬。
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防线局势,逐渐恶化。
日军集中兵力于太湖北和长江之间区域,向南京方向进攻,这条防线上的苏州,无锡,常熟先后沦陷。
国民政府军队撤退到江阴常熟一带。
随着日军的逼近,针对南京的空袭也越发频繁。
甚至连长江岸边的水上机场,都出现了日军战机的踪影。
机场警报声拉响,工作人员大声呼喊:“不要慌,跟我们走。”
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机场内准备坐飞机撤离的平民们躲进了临时掩体中。
方文看着天空的飞机,他的经验看出,这三架飞机并非针对水上机场而来,更像是在空袭中躲避地面防空炮火而偏离原有航向来到这里。
空中的日军战机盘旋了一圈,就转向离去。
对此,方文心中一紧,日军战机已经发现了这里,看到江面上那么多水上飞机,即便不是军用飞机,恐怕也会派战机过来破坏。
看来,自己得放下民间撤离行动的主持工作,重新在天空战斗了。
但这事得先去找高队长,泰山的战斗机来南京,是需要报备申请才行的。
随即,方文将事情交待一番,自己带着龚修能驱车回城。
汽车沿着秦淮河边公路行驶,由广州路进入南京城,从上海路拐入中山大道,然后在市中心转入中山南路,最终抵达城南边的大校场机场。
这里是航空部队的指挥中心,高队长就是再此指挥协调国民空军几个航空队作战。
方文在机场外停下,向卫兵报出身份。
“我是泰山独立团团长方文,有事要见你们高指挥。”
方文的名字,在陆军可能没有大多知名度,但在空军却广为流传,就连守门的卫兵都知道他。
卫兵惊讶看了方文一眼,转身进入岗亭用电话报告。
报告完毕后,他过来道:“请在此稍等,一会会有人来确认。”
这也是正常操作,在不认识的情况下,不可能因为报出一个名字就能随便进入军事禁区。
方文也没说什么,熄火等待。
过了一会,从里面开过来一辆车,车里的空军军官下车过来,看见方文热切道:“方团长,好久不见。”
这位是高队长手下航空四大队的一名飞行员,方文曾多次和他一起作战,相互间算得上熟识。
“是啊,有一个月多时间没见了。”方文笑着回道。
“请跟我来,高指挥在等你。”
随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