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到如今,大臣们纷纷肯定自己的想法没有错。
李隆基就是在这以公谋私,拿着张九龄折子说事,实则是自己想听这红楼梦。
要不然的话,你怎么连那曲都知道。
分明就是事先了解过。
事实正是如此,自从李隆基看过捉放曹后,对那戏曲真是念念不忘,平时勤于政务,这一上茅房,就开始研究戏曲。
正当这时,一波红楼大浪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长安城。
仅仅是那只言片语,便令李隆基是心痒难耐,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探究竟,按理来说,他一个皇帝,召几个民间艺人,来宫里演出,这算不得什么事。
但是在当下,他正在与大臣们全力解决帝国的财政问题,而这也是帝国最最最最麻烦的问题,他可不想出任何差错,他必须还得谨守自己之前定下的规则,就是尚节俭。
再加上,大臣们此时正怀有报复心态,如果他直接让人来宫里演出,可想而知,会是怎样的狂风暴雨,绝对会被大臣们给喷死去,他身为皇帝,也是害怕,就只能忍着。
正好这时,张九龄递上了个完美的理由。
他赶紧借题发挥。
可以说,是好不容易才将这些人给请来,必然是要看全套的。
不然太亏了。
要知道时下曲赋其实更为流行,而类似于参军戏的戏剧,是远不如曲赋的。
看戏要不听曲,这戏就等于没看。
张说他们心里门清,而且他们中有些人,也觉得皇帝如此大费周章,来看这一出戏,也是可以的,至少这不会打破姚宋定下的规矩。
就怕皇帝硬来。
当然,更多人也是奔着吵架来的。
看吧!看吧!
不看,哪能看出问题呀。
在皇帝的吩咐下,陶莫便让令狐宝娣和琴儿入得院来。
不废话,奏乐,开唱。
那琴儿是专业的,令狐宝娣是业余的,但是令狐宝娣这愣头小子,一点也不怕,表现欲望极强,反倒是琴儿显得很是紧张。
她头回在皇帝面前表演。
刚开场时,这嗓子紧的很,反倒是令狐宝娣更为从容,显得更胜一筹,但是渐渐地,琴儿也受令狐宝娣的感染,嗓子慢慢开了,二人唱得又是你侬我侬。
这一首曲,在坐的大部分人,都是听过的,他们此时更关注李隆基。
只见李隆基端着酒杯,时而沉浸式摇头,时而皱眉,时而欢喜.。
全场就他最为投入。
一曲毕。
李隆基将酒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