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概就这样了!盖好之后,把山沟沟里的泥土填进去,就能直接种菜了!种菜嘛,总不用我来教吧?”王安平耸了耸肩说道。
毕竟这里是南方。真正的冷天,顶多也就一个月。一个月后,气温就该回升了。
所以这大棚,完全不像北方那样,需要盖厚实的保温布。
就算下大雪,雪后也多是晴天。
冬雨虽常见,但大雪过后那些天,基本是大晴天。
白天待在大棚里,热得能死人。
夜里气温是低些,但种下的农作物完全扛得住。
可蘑菇的生长习性就挑剔多了。
这玩意儿好像夜里长得最快,气温一低,肯定影响生长。
王安平搞过大棚蔬菜,弄了好几亩,主要客户就是他同学的朋友和公司同事。
主打的就是绿色无污染,农村生态产业链。
下午摘的菜,第二天上午就能送到他们手里。
请村里一对老两口照看着,工资开得不高,两个人一个月三千来块,不管吃住。
看着少,可活儿也轻省。
老人家在村里闲着也是闲着,打工也没人要。老两口一年下来能拿四万块,不算少了。再多,他也开不起。
弄这几亩大棚蔬菜,本来就不怎么挣钱,纯粹是为了维系关系。
让这些同学的朋友、同事,长期在他这儿订购绿色无污染的瓜果蔬菜、鸡鸭鹅。价格嘛,也就比菜市场稍微高那么一丢丢。
他们一年到头,怎么说也得照顾他两次生意吧?一个人少赚点,人数多了,积少成多!现在路也好了,开车到他这儿,俩小时都用不了。
至于种蘑菇,王安平还真不会。
当然,蘑菇大棚他是见过的。
靠近隔壁镇子就有人搞,他早年也去看过。
不过人家不是用大棚,是盖了几间茅草屋在里面种。
但要说集体饭馆搞起来,这大棚蘑菇肯定也得弄。
“种菜不用你操心!可弄这玩意儿,真能种出东西来?”三爷爷王信还是有些拿不准。弄这么个塑料棚子,大冬天就能吃上新鲜菜?怎么听着像天方夜谭呢?这玩意儿能保温?要知道光买这些大棚塑料,就投进去七八千块钱!那得卖多少粮食才能挣回来?“小平,能行吗?”
“能行!三爷爷您就信我。我在香江那会儿,那边的农民就这么搞的。而且大棚蔬菜这玩意儿,咱们国家早在一两千年前就开始搞了,不过那时候的人觉得它违背天地自然规律,就给取消了。”王安平解释道。
王信“哦哦”了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