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以为,无论是老孟头藏有私心,又或者恋栈不舍,面对知县和县丞两位老爷,总归会是哆哆嗦嗦欲语还休的把自己那点子小心思彰显无遗。
可没曾想,老孟头根本不按常理出牌,反倒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,什么也不肯说,但就是把着仵作这职务不放。
这也不是什么多好的职务啊,跟三班衙役一样,都属于吏籍,虽然不是贱籍,但无论是本人还是后代,想要参加科考也总是容易被区别对待,这也是为何程煜现在的吏籍明明可以直接参加科考,可包知县和庞县丞都表示要替他改籍的原因。
当然,老孟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,他本人当然不会想要参加科考什么的,他又没有正经的后代,收了个义子,原本以为爷俩关系还不错,现在看来这爷俩也是各有各的小九九,或许在老孟头的眼里,仵作虽然不是什么正途,但好歹是一份正常的职务。
可这样就更加奇怪。
明朝和清朝不同,清朝的吏籍干脆直接就是贱籍了,而明朝的吏籍,总得说来却是在良籍之中的。但良籍,也会被人分个三六九等。
良籍总的来说,包括皇亲贵胄,高官达人,以及普通的民户等等。
而民户,简单划分就有军、民、匠三大类,细分就太多了,而其中有两条,一条是医户,而另一条就是包知县和庞县丞不断提及的吏籍,其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弓兵皂隶铺兵户。
弓兵皂隶铺兵户,都不属于朝廷委任的正式职务,而归属于地方武装力量,由各州县衙门自行委派以及管理。
弓兵就是负责地方上巡逻和管理治安等事务的兵士,和捕快的职责有较大的重合,但这些人,属于地方军队管辖,和县衙属于对地方的双重管理。
而皂隶就不用说了,正是指的地方官府的各类衙役,也就是程煜现在的身份。
铺兵属于驿站系统管辖,主要负责文书的传递等等事务,搁在今天,大概就算是邮局的编制吧。
仵作,作为地方官府的胥吏一员,自然是归入到这个户籍当中的。
这些所有的户籍,在明朝是世代相传的,不能轻易脱籍移籍,但明朝主要有几种方式可以改变自己的户籍。
其一,当然是良籍之中只要得中科考,哪怕只是最低级的生员,也就是还没有进入到正式的科考中,只是取得了可以参加科考资格的身份之后,其户籍就可以从民军匠这些,直接更改为儒籍,也叫生员户。儒籍在明朝,毫无疑问就是普通民籍里比较高大上的一类了。
第二呢,就是普通民籍,有可能会被选中成为吏籍,也就